提到果酒,必須要提的是日本、韓國等國家在這方面的助推。據了解,國外已經有不少圍家擁有成熟的果酒釀造技術,并且隨著近幾年來進口食品在中國市場上的流行,果酒也開始涌入中國市場,這其中主要以青梅酒為主。果酒這幾年之所以熱漲,筆者將其歸結為三方面的原因。
第一,消費者的健康意識逐漸加強。近幾年來,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日益提高,人們對個人健康更為關注,尤其在食品方面。在選擇酒水時,消費者開始傾向于那些低度、口感柔和的產品,果酒的出現正好迎合了一部分消費群體的需求。除此之外,企業在果酒的宣傳上也是大打“營養”牌,為果酒增加了獨特的賣點。畢竟一說到水果,人們就會下意識地和維生素、健康等元素產生聯想。
第二,多元化的消費趨勢。目前,80后、90后逐漸加入到酒水的消費大軍中,他們對酒水的需求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,再加上這些年輕人受國外新鮮事物的影響比較大,果酒在其他國家銷售情況還不錯,也多少影響了這些年輕消費群體的選擇。
第三,酒企細分市場的一個品類。隨著酒業形勢發生變化,酒企也開始在產品方面進行調整,并衍生出一些新的品類,例如預調酒、瑪咖酒、果酒等。有些企業本身就生產果酒,例如五糧液就在這兩年重拾了果酒項目,無疑是看中了果酒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所占的分量。除了白酒企業外,還有許多以果酒產品為主的企業,這些企業大部分分布在浙江、江蘇、四川一帶,它們生產的果酒以南方水果為主,如芒果、荔枝、楊梅、青梅等。北方市場上此類型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,一方面是因為水果類型受限,另一方面因為果酒最主要的市場集中在沿海地帶。
機遇與風險并存
據了解,我國果酒的年消費量正以15%的速度遞增,作為保健型的養生產品,果酒的發展潛力也讓人看到了這個品類的發展機遇。不過也有人認為,目前果酒的氛圍雖然看起來不錯,但是由于水果種類很多,造成了現在果酒的產品也非常多,容易使消費者在選擇時產生眼花繚亂的印象。那么,果酒未來會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?
在國外一些國家,由于果酒營養豐富,口感獨特,有些人自己在家里飲用果酒,而中國江南一帶地區的消費者也有這樣的飲用習慣,除此之外,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果酒飲用習慣。不過近幾年來,由于果酒產品的大規模出現,消費者在這種氛圍的渲染下,慢慢地對該品類的產品有所了解。盡管短時間之外,中國的果酒銷量不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,但是根據數據顯示,我國在果酒市場上有著非常大的發展空間。我國水果年產量約8000多萬噸,用于加工的不到10%,從資源方面來看,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原料資源,此外,加工果酒的企業也在快速發展期。有相關人士介紹到,目前中圍在果酒的釀造技術上已經開始慢慢成熟,也解決了產品口感等問題,再加上現存高速發展的果酒消費市場,以及中國水果的多樣化,未來會有更多的產品出現,這意味著將來果酒會有非常大的發展機會。而且,中國酒水市場空間巨大,近兩年來新品類產品呈現出上升發展的趨勢,整個產業氛圍都比往年更好,尤其是大型酒企在果酒方面也有一定力度的投入,這將更有利于整個果酒品類的發展。總之,從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整個市場的消費環境來看,這幾年果酒的發展都擁有不小的機會,正因為如此,今年果酒企業也開始大規模地出現。
當然,任何時候機遇和風險都是并存的,目前果酒在中國市場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。比如,中國的果酒生產水平雖然已經獲得了高速發展,但是跟國外企業相比還有一段距離,那么中國的果酒企業如何吸引消費者的注意、如何提高自己的品牌影響力,這些問題都需要得到企業的解決。而且現在有許多國家的進口果酒涌入了中國市場,這對中國的果酒企業都是挑戰。此外,目前中國的果酒企業規模普遍不大,大部分企業產能水平一般,銷售范圍也只是集中在本地區域,它們還不具備大規模的招商能力,這意味著它們的抗風險能力一般。
需要抓住哪些機會?
對于果酒未來的發展,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,有人呈樂觀態度,有人卻有些悲觀,擔心這只是曇花一現的事物,缺乏繼續發展的后勁。筆者認為,目前對于果酒品類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,酒企必須抓住這個機會。
從產品方面來說,由于中國水果品類豐富,果酒產品也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,但并不是每個品種的銷量都很好,所謂眾口難調,每個消費者都有自己喜歡的水果,對于果酒的口味也會有自己的需求,這正是果酒企業面臨的一個難題。果酒企業唯有事先做足調查,了解到大部分人的需求,并針對個別區域推出合適的產品,才是把控消費者最好的辦法。
在價格方面,據了解,目前果酒在市場上的銷售價格呈兩極分化的狀態,貴的產品有幾千元一瓶的,便宜的產品有十幾元一瓶的,并且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集中在10~50元之問。對于大眾型的產品來說,它們的消費渠道和白酒基本相同,主要是超市、煙酒店、酒店等,價格高昂的產品基本集中在會所或旅游場所,它們的主要功能是用來送禮的,不過上千元一瓶的產品價格實在太貴,致使其銷量非常低,而會所等地方需要結合其他一些項目來銷售,否則消費者不會輕易購買。
從營銷和推廣策略來看,現在一部分果酒和白酒的推廣方法類似,以傳統的招商形式來和各地的經銷商合作,再加上一些渠道上的推動作用,來刺激產品的銷售;另一種方法則是線上銷售,有的企業借助移動互聯平臺做產品的銷售工作,建立自己的公眾平臺,通過“粉絲效應”來帶動產品銷售,不過據筆者觀察,這樣的營銷模式最終將落到傳統的招商上,只不過是將整個銷售進行了倒置,傳統的方法是先招商,再到渠道,最后到達消費者手里,而這種線上推廣是先通過粉絲做起來的,讓產品在消費者心中有一定的影響力,再通過招商和渠道的推廣來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銷售。
在產品訴求上,大部分果酒都和“營養”、“健康”相結合,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,誠然,這種宣傳策略也成功地讓一些人進行了消費,但是筆者認為,這種產品訴求只能是暫時性的,葡萄酒之前的推廣也經常和“健康”掛鉤,但是近幾年來,其也開始向“品位”和“時尚”等方面進行延伸,以擴大自己的消費群體。果酒想要將自己的消費群體進行擴展,其產品訴求也需要出現新的補充,不能只簡單地從“營養”和“健康”兩方面出發,畢竟這樣的產品有很多,保健酒、瑪咖酒都可以以這兩點作為自己的產品訴求,果酒需要找到自己獨特的賣點。
此外,筆者認為果酒是整個酒水市場的一個細分品類,其在銷售方面不能和白酒太過雷同,畢竟傳統市場是白酒的天下,果酒很難從中搶到較大的份額,不如根據自己的產品特點,去開發更細分的一些特色市場。比如,在禮品和旅游市場上開拓一處新天地,依靠政府舉辦的各項活動,成為接待用酒,以提高自己的品牌影響力,畢竟對于大部分果酒企業來說,其品牌并沒有形成,很多消費者并不甚了解。現在很多家庭都注重旅游,對于旅游發達的地區,果酒企業可以放到旅游區售賣,或者在當地的特產店銷售,通過依靠旅游禮品的方向,走向全國的各大市場。
最后,果酒企業應注意加大品牌方面的宣傳,目前該品類產品眾多,消費者還沒有形成足夠的忠誠度,唯有提高自己的品牌影響力,才能在這個市場上站穩腳跟。